李嘉誠的“在商言商”黃金定律,在大是大非的國家利益面前,被徹底否定只剩下一地雞毛!褪去光環(huán)的超人如燈油耗盡風燭殘年!他的為富不仁,不僅導致自身敗名裂,還禍及了子孫后代!——人生最大的敗筆,不值得??!
行善積德,善始善終,相互成就,功成名就,人生圓滿!
大道理
2025年11月14日09:16:49
2909億身家有何用?97歲的李嘉誠無力回天,兩個60歲兒子已成心病
2909億,足以買下一個小國的財富,卻換不來一個老人安樂的晚年。
如今97歲的李嘉誠,不僅開始頻頻“甩賣”資產(chǎn)。
偶爾出現(xiàn)在公眾面前,也是一副彎腰駝背、只能縮在輪椅上的疲態(tài)。
身體和精神都已經(jīng)快到極限的他,其實早就有了隱退的意圖。
然而兩個兒子,卻一個比一個難當大任,各有各的毛病。
這兩個年近花甲的兒子身上到底發(fā)生了什么,才會讓這么一位高齡老人守家業(yè)?曾輝煌的李氏家族,又是否還能延續(xù)往日的榮光?
11月9日,粵港澳大灣區(qū)全運會正式開始。
作為國家重大活動,香港各大豪門家族紛紛亮相。
李兆基家的代表來了,鄭裕彤家的后輩現(xiàn)身了,霍家更是風光無限,不僅坐在嘉賓席前排,還參與了火炬?zhèn)鬟f。
可全場掃下來,獨獨少了香港首富李嘉誠家族的身影。
不僅李嘉誠沒來,負責扛業(yè)務的大兒子李澤鉅也沒來,甚至愛出風頭的小兒子李澤楷也沒來。
這反常的缺席,立刻在網(wǎng)絡上炸開了鍋:“李家這是怎么了?連這么重要的活動都不參加?”
有人猜測,李家這些年一直忙著“脫亞入歐”,把大量資產(chǎn)轉移到歐洲,跟大灣區(qū)的發(fā)展導向越來越遠。
這次全運會主打“扎根灣區(qū)、協(xié)同發(fā)展”,李家可能就沒收到邀請。
很多人覺得這是李家該得的報應,畢竟李家只愛錢不愛國,落得個人人討打的下場活該。
但是對于李嘉誠來說,錢再多也沒有用,因為他那兩個年近花甲的兒子們根本不讓他省心。
一個61歲,一個59歲,連獨當一面的勇氣都沒有!
作為李嘉誠的長子,李澤鉅從小就被按照接班人培養(yǎng)。
年輕時留學斯坦福大學,讀的是土木與結構工程,妥妥的高材生。
畢業(yè)后直接進了長和系,從基層做起,李嘉誠走到哪兒都帶著他,手把手教他做生意,人脈、資源給得足足的,就等著他將來挑大梁。
而年輕時的李澤鉅也確實沒讓人失望,跟早年的李嘉誠一樣敢闖,開會時還會主動跟父親提建議,說要拓展新興業(yè)務。
那時候外界都覺得,李氏商業(yè)帝國的下一任掌舵人穩(wěn)了。
可誰也沒料到,李澤鉅32歲那年的一場綁架案,徹底改變了他的人生。
李澤鉅32歲那年,被香港頭號悍匪張子強盯上了。
當時的張子強直接闖進了李澤鉅家,把他綁走了,張子強開口就管李嘉誠要10億港元贖金,還撂下狠話:敢報警就撕票。
李嘉誠這輩子見過大風大浪,可面對兒子的性命也慌了神,真就沒報警,連夜湊齊贖金把人贖了回來。
李澤鉅雖然撿回了一條命,但是這段經(jīng)歷卻給他的心里留下了陰影。
從那以后,他就徹底變了個人,以前的闖勁全沒了,做什么事都怕出風險。
而這種心態(tài)也影響了李澤鉅的商業(yè)風格。
2000年后互聯(lián)網(wǎng)興起,身邊的同行都扎堆入場,李澤鉅卻躲得遠遠的。
2010年新能源開始火,別人砸錢研發(fā),李澤鉅也是連看都不看。
等到他正式接管長江實業(yè),更是把“現(xiàn)金流”當成了圣旨,只投商場、寫字樓這種能穩(wěn)定收租的資產(chǎn),半點高風險業(yè)務都不碰。
結果就是,這些年眼看著騰訊、比亞迪這些企業(yè)靠新賽道崛起,李氏家族的生意卻沒什么新增長點。
外界都在說,現(xiàn)在的市場不進則退,李澤鉅這樣只守不攻,遲早把家業(yè)拖垮。
有人把希望寄托在小兒子李澤楷身上,覺得他總該靠譜點吧?
可沒想到,李澤楷是不保守,但直接飄到了另一個極端。
與哥哥的保守截然不同,李澤楷打小就性子急、膽子大,喜歡冒險,做事不按常理出牌。
24歲那年,他拿著父親李嘉誠給的1.7億美元創(chuàng)業(yè),搞了個星空傳媒。
當時圈內人都覺得這小子太嫩,肯定要虧,可他只用三年就把公司以56億美元的價格賣給了默多克,一下子賺得盆滿缽滿。
當時才30出頭的他,直接成了香港商界的“傳奇新星”。
可這場成功也讓李澤楷飄了起來,之后就開始一路“踩坑”。
最出名的就是天價并購香港電訊,當時他不顧父親的反對,砸了1180億港元收購,結果剛完成并購就遇上互聯(lián)網(wǎng)泡沫破裂,公司股價暴跌,背上了巨額債務。
最后沒辦法,還是李嘉誠出手,砸了幾十億才幫他填完窟窿。
按說吃了這么大的虧該收斂了吧?可李澤楷壓根沒吸取教訓,還是一門心思追風口。
這些年區(qū)塊鏈火了就投區(qū)塊鏈,元宇宙熱了就砸錢搞元宇宙,新能源行業(yè)興起又跟風投資新能源公司。
可這些投資大多沒什么結果,要么虧損離場,要么勉強維持。
更讓人看不懂的是,他的投資和長和系的傳統(tǒng)業(yè)務一點協(xié)同都沒有,有時候甚至還會形成競爭,讓李嘉誠頭疼不已。
比起商業(yè)上的大起大落,李澤楷的感情生活更讓李嘉誠操心。
他有個“戀愛三原則”:不談婚姻、不公開秀恩愛、女友不能干涉事業(yè)。
當年經(jīng)楊紫瓊牽線,李澤楷認識了19歲的梁洛施,一眼就看上了對方。
為了追求梁洛施,他豪擲2億港元幫她跟原經(jīng)紀公司解約,還送豪宅、買游艇,各種寵上天。
梁洛施也很給力,兩年內為他生了三個兒子,本以為能順利嫁入豪門,結果2011年突然收到分手聲明,最后帶著5億港元分手費,帶著三個兒子遠走加拿大。
后來李澤楷又跟比自己小26歲的港姐郭嘉文談戀愛,一談就是好幾年,大家都以為這次能定下來了,結果2023年又傳出分手消息。
2025年,他還被拍到和28歲的大馬千金林萱妤一起現(xiàn)身新加坡,女方小腹微隆,疑似懷孕,可李澤楷還是沒松口要結婚。
如今59歲的他,孩子都有三個了,卻依然單身,感情上飄忽不定,給人一種“沒定性”的感覺。
外界都調侃,他連自己的小家都定不下來,怎么可能沉下心來管李家那幾百億的大家業(yè)。
更讓人無奈的是,李澤楷和哥哥李澤鉅的關系還不和睦。
之前李澤楷的富衛(wèi)保險上市,想讓李澤鉅提供擔保,好提高公司估值,結果李澤鉅一口拒絕,導致富衛(wèi)保險估值直接縮水30%。
后來港口交易出了問題,李澤楷也立馬跟長和系切割,公開說自己的業(yè)務和長和完全獨立,半點情面都不留。
李嘉誠本來精心設計了“雙軌制傳承”,讓兄弟倆各自負責一塊業(yè)務,互相配合,結果現(xiàn)在變成了“各自為戰(zhàn)”,甚至互相拆臺。
一邊是守成有余、闖勁不足的大兒子,一邊是敢闖敢拼、卻總踩坑的小兒子,97歲的李嘉誠夾在中間,想退都退不了。
去年長和集團的年報里,他的名字還掛在董事局主席的位置上,那些需要拍板的重大決策,最終還是要他來定奪。
如今的李家,就像一艘巨大的輪船,雖然家底厚實,但掌舵的人年事已高,接班的人還沒準備好,前路充滿了未知。
2909 億港元的身家,終究沒能讓這位商業(yè)傳奇的晚年過得安穩(wěn)。
至于李家的商業(yè)帝國能不能順利傳承下去,孫女李思德能不能扛起重任,倆60歲的兒子能不能少讓老爹操心,恐怕也只能交給時間來回答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