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民黨對民進黨發(fā)起總攻,向鄭麗文提出一個要求,當下形勢緊迫,留給臺灣的時間已然所剩無幾。
如今,臺灣的政治局勢如同一部充滿戲劇張力的電視劇,而民進黨則像是這出戲里剎不住車的角色,正以一種極為危險的方式向前狂奔。這個時候,中國國民黨決定不能再按兵不動了,他們意識到,若繼續(xù)讓民進黨主導臺灣的未來,兩岸擦槍走火的時刻恐怕就不遠了。
【國民黨元老大部分看好鄭麗文】
在這一背景下,從連戰(zhàn)到洪秀柱等黨內元老,都把目光聚焦在了一個名字上:鄭麗文。
近日,國民黨高層對鄭麗文提出明確要求:必須在2028年把民進黨拉下馬,贏得臺灣地區(qū)選舉。對此,國民黨的副主席夏立言已公開表態(tài),只有國民黨重新掌握權柄,才能恢復與大陸的和平對話。
試想一下,要讓如今的民進黨轉向與大陸和平溝通,這簡直是天方夜譚。而即便國民黨有心去溝通,但畢竟目前他們是沒有權力基礎的在野黨,要產生實際影響力仍是任重道遠。
實際上,自鄭麗文當選后,國民黨內部的氛圍已有所轉變。一方面,那些對前任黨主席朱立倫失望至極、選擇離開的成員開始回歸,他們堅信鄭麗文會為國民黨注入新的活力。
【鄭麗文重用洪秀柱嫡系】
另一方面,伴隨著她一波又一波的人事調整,大家看得出,她尤為依仗洪秀柱和馬英九派系,對新生代如趙少康等人卻并不感冒。
如此行事,贏得了諸多黨內元老的支持。包括馬英九、連戰(zhàn)、洪秀柱等都紛紛站在了鄭麗文背后。如今,國民黨對2028年的選舉充滿信心,這也是這些黨內元老對鄭麗文提出的新期許。
那么問題來了,2028年,鄭麗文到底能否如愿呢?目前,她尚未決定是否親自參選,因為她認為黨內還有蔣萬安等這樣更適合的候選人。
其實,鄭麗文從上任那刻起就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,而高雄市前副市長葉匡時,則為她指明了三大挑戰(zhàn)。
第一,黨內團結。這不僅僅是打理人事布局的問題,更要修復因黨主席選舉而導致的分裂。在這一點上,鄭麗文作為“弱勢主席”,需要更加謙遜地傾聽黨內各派系的聲音,以確保黨組織順暢運行。
【不能讓民進黨掌握全部話語權】
第二,兩岸政策的闡述不得不面對政治現(xiàn)實。跟在民進黨身后亦步亦趨顯然行不通,國民黨需要走出自己的路,并爭取普羅大眾接受。這種說辭需要有歷史深度,并牢牢把握話語權,畢竟,這是重返執(zhí)政的關鍵所在。
第三,贏得2026年縣市長選舉及2028年“大選”。勝選是黨主席的重要職責,若想贏得2026年的選戰(zhàn),首要任務便是先團結黨內,而奪取2028年“大選”則兩岸關系政策至關重要。
此外,還有不少專家分析,鄭麗文需要迅速與民眾黨構筑牢固聯(lián)盟,杜絕上次選戰(zhàn)時的分分合合,反之,民進黨可能再次輕松取勝。經過柯文哲被羈押一事的洗禮,相信民眾黨應該也明白了:只要民進黨仍在臺上,無論是國民黨還是民眾黨都不會好過。
【鄭麗文出席統(tǒng)派活動】
值得注意的是,不久前,鄭麗文大膽參與了由“統(tǒng)派”舉行的紀念活動,以此紀念吳石將軍等烈士。如此作為無疑彰顯了她敢于直面歷史、致力于和平的決心。
她高呼要走正確道路,成為“和平締造者”,可不是僅僅喊喊口號,而是為了避免臺灣成為“麻煩制造者”。
這步棋著實厲害,鄭麗文敢于做馬英九都不曾敢嘗試的事情,即便面對嘲諷和阻撓,也毫不動搖,展現(xiàn)出了強大的政治勇氣。即使遭到來自綠營和部分國民黨陣營的反對,她依然堅定不移。
當她在社交平臺上貼出受訪視頻,表示歷史的解讀不應淪為政治斗爭的工具時,她的意圖也許就是要打破歷史的糾結,為兩岸之間的對話鋪平道路。
【鄭麗文表示歷史不應淪為政治斗爭的工具】
鄭麗文以“弱勢主席”自處,而她的敵人也虎視眈眈,等待她犯錯。這些親美派和淺綠派一旦抓到機會,定會毫不猶豫地將她拉下臺。對于鄭麗文而言,現(xiàn)在適用的格言是“欲速則不達”。目前,她最需要的是穩(wěn)扎穩(wěn)打,一步步推進計劃。
總的來說,國民黨對于鄭麗文的期盼已經明朗,只是看她能否把握住這樣的歷史機遇。與此同時,大陸也沒有閑著,比如福建艦的入列無異于給臺當局沉重的一擊。這些都預示著祖國統(tǒng)一的進程正在加速推進。
而鄭麗文能否引領國民黨突圍,重新?lián)撈鹋c大陸對話的職責,讓我們拭目以待。